除了質感之外,也讓我們聊聊「會議」這部無法重拍也沒有得後製的劇碼平常都是怎麼拍的。
首先,如同電視、電影,一部劇要有主要出資的製作人(主辦單位或是指導單位),接著才會有一個主要負責內容的導演(主要負責人)及編劇(執行窗口)。通常編劇會依照導演提供的架構撰寫劇本,但正如你所想像的,架構就像一份公式化的議程表。
之後,各就各位的攝影、燈光、美術設計、音樂、場記等等,就交由專業的 #會議顧問公司 (PCO)進行統籌策劃啦!為了使演出順利,PCO在現場擔任副導演的角色,在登台前跟司儀或主持人再三核對流程與講稿、跟講員確認講題等,排除一切障礙,盡力確保會議能夠順利進行。
這一切看似順理成章,但仔細琢磨,是否發現平常執行會議的慣性並不合乎常理呢?
首先,會議的劇本(也就是議程),真的點出了核心宗旨了嗎?
在眾多火神的眼淚心得中,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,就是劇情不賣弄、不煽情,反而以更類似紀錄片的手法呈現,這似乎不符合從抽屜拿出的那套熱銷劇本公式。編劇在受訪時提到,這其實是故意設計的,目的是希望能更忠實地呈現消防員的日常;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,少了煽情場面,觀眾更能回到現實反思。
你或許想問,哪有那麼誇張?
是真的,如同收音時如果錄到雜訊,就必須移除,甚至是重新配音,不然會大大影響成果、甚至讓人一秒出戲!所以仔細想想,那個承接這場會議、但並非專業編劇(會議企劃人員)的同事,收到那份制式的議程表時,真的能把劇情很好地填入架構嗎?因此,如果真的想要 #令人驚豔的原創劇本 建議還是找一下 #MeetingDesigner ,徹底體驗一次讓所有參與者大呼過癮的質感會議吧!
接著,在台上的演員(講者),你提供的內容夠完整嗎?事前的溝通有做足嗎?如果上場只佔總會議不到5%時間的司儀,都需要提供司儀稿,戲分最多的主角(講員)就不該只是提供他們講題,然後等待他們自行發揮,直到上台才知道好壞。這些事前的溝通都該由導演、編劇與演員們在登台前一同完成、甚至排練,才能讓整齣劇從頭到尾連貫起來。
看完這些,你還覺得會議只需要一張去年的議程表就可以開工了嗎?#丟掉過時議程表 試試看有效有笑的會議內容設計